“妖怪,受死!”
“你才是妖怪,你冒充俺老孫,打傷我師父,我定不饒你。”
“受死——”
“看招——”
雷音勝境,梵音繚繞。今日卻被兩只潑猴擾了清凈。
如來佛祖端坐蓮臺,見那兩只潑猴你來我往,斗得好不熱鬧。
“敢問佛祖,這假悟空究竟是何人所化?”觀音菩薩面露難色,懇求道道:“煩請佛祖為我等解惑。”
“假悟空,乃是六耳獼猴所化。此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p>
“待我擒他,爾等便知?!?/p>
六耳獼猴聽到如來佛祖所言,膽戰心驚,一個縱身,跳起欲走。
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一齊圍上來,將他困在當中,四面八方皆不得脫身?;擅鄯?,向天外飛去。如來佛祖撇出金缽盂,蓋著那六耳獼猴落入殿中。
孫悟空手握金箍棒,扶腰,放聲大笑。
“佛祖好生厲害,俺老孫佩服。”
話音剛落,頭上金箍收緊,一陣劇痛傳來。孫悟空險些昏死過去,再睜眼,他已身陷缽盂之中。
“佛祖,你這是何意?”孫悟空不解其意,金箍棒暴漲,欲要掙脫出去:“佛祖,我才是孫悟空,你怎的將我二人換了?”
眾人未見那六耳獼猴真身,又見孫悟空臉色難看,扶額痛呼,以為那六耳獼猴早已脫身。
“佛祖,弟子愿去尋那六耳獼猴?!?/p>
“弟子愿往?!?/p>
“……”
“哈哈哈……”小聲響徹雷音勝地,如來佛祖抬起指尖,笑著說:“妖精未走,如今便在我這缽盂之下,諸位請看?!?/p>
“啊……”
金箍棒不知去向,孫悟空抱頭滿地打滾。不過片刻,便生生疼死過去。本體靈明石猴,也已化成六耳獼猴模樣。
缽盂揭起,還不待眾菩薩分辨清楚,便見孫悟空掄著金箍棒,劈頭打下
如來佛祖心有不忍,道聲:“善哉!善哉!”
他不想行此逆天道之事,可那潑猴不服管教,便是有金箍鎮著,也能四處惹是生非。此子不除,西游難以圓滿。
也罷,死他一個,金蟬子順利傳經,佛教大盛,人族大興,也算那潑猴功德無量。
孫悟空躺在大殿之中,雙目微睜,佛祖慈眉善目,可那張臉在孫悟空看來,越來越模糊。徹底陷入黑暗那刻,齊天大圣孫悟空,身死道消。
無人注意,孫悟空尸首化作點點金光,歸于天地,消失無蹤。
天地有二氣,曰陰曰陽。陰陽變化,方能化生萬物。
陽氣九天來,陰氣十地升。陰陽逆轉,倒轉乾坤。
“嘩嘩……”
海水拍打著懸崖,激起無數浪花,轉瞬消失不見。
山巔之上有一仙石,名曰造化。自盤古開天地而生,與天地同壽。受天真地秀,吸日精月華,年深歲久,遂生仙胎。
這日,一道金光自天外而來,沒入石中。仙石震動,咒罵聲響徹天地。
“如來佛祖,你竟讓那六耳獼猴取代我。頂我之名,偷我功德,實在可恨!”
“我雖頑劣,可從不做惡事,為何如此對我?”
鳥獸受驚,驚慌之中,四散而逃。獨留那仙石,孤零零立在山巔。風起,頗有幾分凄涼之意。
“觀音菩薩,我敬你重你,你卻同那禿驢聯手,騙我戴上緊箍咒,坑害于我?!?/p>
“師父,您傳我一身本領,可恨徒兒不爭氣,枉死在那六耳獼猴棒下,墮了您的名頭?!?/p>
“唐玄奘,為保你平安,我吃苦良多??珊弈阈拇嫫姡瑢幙陕犇茄?,都不肯信我一次?!?/p>
想起前塵種種,悲從中來。
"哎,別人皆有手足相助,好友相幫,唯獨我孫悟空孤身一人,無依無靠。"
孫悟空語氣透著悲涼,轉瞬一掃陰霾,再次燃起斗志:“你們瞧我不起,處處算計,關關設坎,我偏不讓你們如意?!?/p>
“咦?”孫悟空驚呼一聲,喃喃自語:“這是何物?”
天生異象,凌霄寶殿陡然一靜,玉皇大帝指尖微動,心中生疑:金光從何而來?又落在何處?大劫將至,莫要生出事端才好。
玉皇大帝眼眸微抬,巡視眾人。托塔天王李靖慌忙錯開眼,捋著胡須強裝鎮定。
哪吒露出冷笑,眼眸中迸發出滔天恨意,眼神在托塔天王李靖和玉皇大帝身上游移。
玉皇大帝心中嘆息:此子一身反骨,不堪重用??纱蠼俳谘矍?,還需用他分奪氣運,也罷!
“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查探一番,看那金光落在何處?”
“領陛下法旨?!?/p>
千里眼、順風耳出凌霄寶殿,見一道金光自下界而來,穿透蒼穹,直達九重天外。兄弟二人對視,面色凝重,急匆匆奔向南天門外。
“嗯?”玉皇大帝眉頭輕蹙,心中思忖:如今還不到那石猴出世之時,這金光從何而來?可除那石猴之外,又有誰能引發此等異相?奇哉,怪哉。
金光泯滅,仙石之中,一陰一陽兩枚仙胎相逐而動,儼然是一副太極圖。
“哈哈哈……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我孫悟空,合該有一姐妹才是。我先生靈智,我為兄,她為妹,哈哈哈……”
“誰在看我?難道是那千里眼?不可,萬不能讓他們發現妹妹?!?/p>
孫悟空運轉靈氣,將那仙胎藏于石底,避開那道視線。想到和千里眼形影不離的順風耳,他眼睛一轉,捂住嘴巴。
孫悟空瞪大雙眼,片刻之間,他已從仙胎變成石猴,隨時可以破石而出。而仙石之底,妹妹仍是老樣子,連靈智都不曾生出。
孫悟空長臂一撈,將那仙胎抱于懷中。直到再也察覺不到審視的目光,這才松口氣。
“妹妹,我這便催動靈氣,助你一臂之力?!?/p>
山巔重歸平靜,小鹿壯著膽子蹦到仙石之前,豎起耳朵,聽不到那奇怪聲音,這才放下心,低下頭啃食野草。
花果山中,只有這仙石附近的野草最美味。咬上一口,便是三日不食,依舊神采奕奕。
祥云降下,觀音菩薩端坐蓮臺之上,慈眉善目,一副悲天憫人之相。
孫悟空心弦緊繃,摟緊仙胎,不敢運轉靈氣,更不敢動。
他心中暗罵:俺老孫天不怕地不怕,自是不懼那觀音菩薩??擅妹蒙行?,若讓菩薩知道她的存在,不知會使何奸計。眼下我尚未修行,暫且忍上一忍。
觀音菩薩面色凝重,可這仙石并無異樣,仙胎猶在,稍稍寬心。
觀音菩薩駕起祥云,直奔凌霄寶殿而去。取經一事萬般重要,不可出一絲差錯。她要去尋玉皇大帝,細細安排一番。
凌霄寶殿寂靜無聲。
封神之后,天地沉寂許久。上次眾仙湊到一起看熱鬧,還是楊戩同玉皇大帝鬧別扭時,算來百年有余。
千里眼畢恭畢敬,躬身說道:“啟稟陛下,第二道金光自那傲來國花果山而出。”
順風耳結結巴巴回稟道:“陛下,那花果山只有鳥獸叫聲,同往日一般無二?!?/p>
玉皇大帝面上鎮定自若,心里翻江倒海:那石猴未曾提前出世,那兩道金光定然同他無關。那會是誰?為何我推算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