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前。
一位氣質高雅的貴婦人,帶著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年郎。
少年郎身著蟒袍,眉清目秀,正是正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
“二虎,父皇在太廟里?”
貴婦人自然是朱允炆的生母,現如今大明的太子繼妃,呂氏。
“回娘娘的話,圣上在為太子祈福?!?/p>
二虎是朱元璋的貼身心腹,與朱元璋幾乎形影不離,不坑不卑的回答呂氏的問話。
“本宮正要給列祖列宗上香,保佑太子的身體早日康復?!?/p>
呂氏一臉憂色,語氣沉重。
但太廟門口的二虎,卻一點沒有讓開的意思,“娘娘請在外等候,圣上吩咐了,任何人不得進入太廟打擾。”
“連本宮為太子祈福也不行?”
呂氏的聲音冷了幾分。
二虎略微一低頭,向呂氏再行一禮,“娘娘請恕罪?!?/p>
呂氏略微皺了皺眉頭。
她來太廟為朱標祈福安康,自然不是碰巧遇到朱元璋也在。
而是瞅準了時機,得知朱元璋來太廟拜祭,便馬上帶著朱允炆趕了過來。
如今太子病重,萬一有個什么三長兩短,呂氏和朱允炆便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朱標在,呂氏是太子繼妃,朱允炆是皇長孫。
朱標活著,呂氏將來能做皇后,朱允炆將來也是大明的太子,也能做大明的皇帝。
一旦朱標病故,其他皇子便有可能被立為太子,大明江山也就沒呂氏母子什么事了!
唯一的希望,便是朱元璋看重朱允炆,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皇位!
現如今,年長的皇子多在外為藩王,不在朱元璋身邊。
以朱元璋對太子朱標的感情,呂氏覺得立朱允炆為太孫的可能性很大!
她帶朱允炆前來太廟,假裝巧遇朱元璋也在為朱標祈福,便是要讓朱元璋看到朱允炆的孝心,討朱元璋的喜歡。
“二虎侍衛忠心耿耿,本宮豈有怪罪之理?”
呂氏謙讓道,“本宮便在太廟之外等候,讓允炆進去,為他父王祈禱列祖列宗的保佑,也正好陪著他皇爺爺?!?/p>
“父皇最重孝道,也一定能體諒允炆這片孝心。”
“這......”
二虎很為難。
陛下的命令,二虎不敢違背。
可朱允炆是太子的長子,老爺子的長孫,陛下又最看重親情孝道。
二虎要是一直攔著朱允炆不讓進太廟,似乎也不一定能在陛下那里討到好,放朱允炆進去,又怕陛下責罰。
正當二虎左右為難,朱元璋威嚴的聲音,從太廟里遠遠的傳了出來。
“二虎,何人在外喧嘩?”
“陛下,太子妃娘娘帶著皇長孫殿下,來太廟上香,為太子祈福?!?/p>
二虎如蒙大赦,趕忙躬身稟報。
“哦,原來是允炆?”
朱元璋剛確認自己回到了大明,依舊在太廟中,大孫朱雄英也跟著來了。
還沒來得及高興,就隱約聽到太廟外有人在說話。
朱元璋頓時怒上心頭,進入太廟上香之前,他特意交待過二虎,不許任何人打擾。
聽到是朱允炆想為父親朱標祈福,朱元璋才略微消氣。
“允炆,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放心,你父王一定會沒事的,咱剛剛問過列祖列宗了,標兒這個月就能痊愈?!?/p>
“回去早點歇著吧,別忘了每天給你父親請安?!?/p>
全程沒有和呂氏說一句話。
呂氏的一點小聰明,在朱元璋面前如同班門弄斧。
只不過朱元璋現在沒有心思去深究而已。
“孩兒謹遵皇爺爺教誨?!?/p>
朱允炆大氣不敢出,恭恭敬敬的跪拜,離開太廟。
呂氏也不敢再造次,乖乖的帶朱允炆回了東宮。
“大孫,你說過,標兒的病不難治!”
打發走朱允炆和呂氏,朱元璋馬上回頭,極為激動和期待。
“我說朱爺爺......”
“你是大明皇孫,標兒的嫡長子,應該稱咱為皇爺爺!”
剛才在現代,朱元璋沒有計較,回到了熟悉的大明,帝王之氣瞬間歸位。
“皇爺爺!”
朱雄幾乎是沒什么心理障礙的,就喊出了口。
朱雄自己在現代也是孤兒,來到洪武年,化身朱雄英。
太子朱標是我親爹,還沒病死,朱元璋是我親爺爺,如此美妙的開局。
有什么理由不接受?
“我說皇爺爺,離太子......離我父王病逝還有將近一個月,他的病應該還沒到無藥可醫的地步?!?/p>
“現在您都開了天眼,明白父王此番生病的嚴重性,您集合大明所有的神醫,還能治不好?”
“哼!標兒身體抱恙,咱哪次不是找大明最好的大夫來醫治?”
朱元璋板著臉,罵道,“這次的病,拖得時間有些久,太醫院的御醫都是些廢物,不頂事!”
此前,朱元璋確實沒有預料到,朱標考察關中洛陽一帶,回來后會一病不起,更想不到,這場病真的要了朱標的命!
但他也的確召集了最好的御醫,為朱標醫治。
“對,都是廢物!”
朱雄原本是想安慰朱元璋兩句,但聽到朱元璋罵御醫,朱雄也忍不住跟著罵。
“連華夏歷史上最好的太子都治不好,一點用都沒有!”
“走,皇爺爺,去看看我父王的情況!我還不信了,六百多年后的醫學都治不好?”
說著,朱雄掏出了口袋里的手機看看。
在大明自然是沒有信號的,其他一切正常,還有一半的電量,當個數碼相機用是沒問題的。
朱雄不會醫術,當然沒辦法親自給朱標治病。
但他可以把朱標的拍照記錄下來,回到現代去醫院找藥。
不過在這之前,朱雄必須先確定一件事。
“皇爺爺,您有沒有想過,您是怎么從大明到了現代,又是通過什么從現代回到了大明,還帶上了我?”
“朱家列祖列宗顯靈!”
朱元璋幾乎是不帶思考的就回答了一句。
死去多年的嫡長孫重新出現在眼前,還提前預知了太子朱標的死,讓朱元璋有機會避免悲劇的發生,這不是朱家祖宗的在天之靈保佑?
然后,朱元璋的目光又緩緩注視到了自己腰間的玉佩上。
沒記錯的話,除了列祖列宗保佑,是這塊玉佩發出的光芒,將他們帶回了大明太廟。
“如果孫兒猜測的沒錯,這塊玉佩就是穿越大明和現代的媒介!”
“也就是后世所說的,時空隧道!”
朱雄見朱元璋反應過來,終于說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打算。
“孫兒可以通過玉佩,去六百多年后的華夏,為父王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