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二三本免费视频,国产成人在线播放视频,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202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打開APP,全本閱讀

打開
A+ A-
A+ A-

大青石村位于南直隸,氣候濕熱,冬種小麥夏種稻,一年能收兩波糧食。

這里的山屬于丘陵地形,沒有那么險峻,但一片連著一片綿延不絕,山上布滿各種植被,如果進了后山一直往深處走,幾天都不一定能走出去。

云歌帶著妙兒往里走,一路上看到了不少藥材,常見的艾草、金銀花、馬齒莧都是成片成片地長著,古代污染少,野生藥材的品質比現代人工培育的好不少。

村里有經驗的老人會采摘這些草藥煮水給生病的人喝,但因為不會炮制藥材,不會辨癥開藥方,所以效果有限,真要看病,還得去鎮上的醫館。

天黑了山里就不安全了,云歌沒有走太深,和妙兒一起采了一滿筐艾草與金銀花回去。

妙兒不明白云歌在做什么,乖乖跟著干活,云歌怎么說她就怎么做,把草藥割下來后捋順了,在山間小溪里沖掉泥土,整整齊齊裝進筐里。

云歌看著忙活的妙兒,心里終于有些滿意。妙兒雖然心眼實,有點傻,但眼里有活做事認真,只要讓她看清白錦思的真面目,云歌相信一切都可以改變。

兩人忙活了半個多時辰,挑品相最好的草藥裝了一滿筐,眼看天要黑了,往山下走。

實地考察后,云歌發現大青石村后山的環境十分適合藥材生長,如果往更深處走,肯定能發現不少名貴的藥材。

古代知識、技藝壟斷嚴重,醫術和炮制藥材的法門都是家傳絕學,輕易不外授,普通人想學連拜師都拜不到,就算入了師門,也得當至少十幾年學徒才能學真本事。

所以雖然大青石村后山有不少草藥,但村里人認不出、不會采更不會炮制,守著好東西也發不了財。

而對云歌這個在頂級中醫大學接受了八年現代中醫教育的高材生來說,一切都不是問題。

在古代,云歌雖不敢自稱蓋世神醫,也有自信醫術遠超平均水平——這可是她差點熬禿腦袋學了八年的本事!

下了山,往家里走的路上,云歌看到兩個小孫子鬧著跑過來。

“奶奶,娘說飯已經做好了,讓我們來叫您。”

“奶奶,奶奶,吃飯!”

這兩個孫子大的五歲,名叫霄英,小的三歲,名叫霄茂,都是大兒媳吳珍娘生的,嫁過來才幾年就一口氣生了兩個兒子,吳珍娘在家里腰板挺得可直了。

男孩皮實愛鬧騰,一邊說話一邊圍著云歌跑來跑去,好像腳底下永遠停不下來似的。

“你們三叔四叔回來了沒?”

“爹把三叔四叔接回來了,就等著奶奶呢。”

別看原主家已經夠窮了,她家在大青石村可算得上殷實人家,家里養了驢,受寵的人有白米吃,其他人也有黑面糊糊,餓不死人,還供了三個讀書人。

頭一位讀書人是原主的丈夫,和原主同歲,今年三十五,讀了小半輩子書還只是個童生,連秀才都沒考中,平日里架子倒擺得足,滿口的之乎者也,性格極其古板酸腐。幸好他去縣里訪友,過幾天才回來,云歌暫時不用愁怎么面對他。

另外兩個讀書人是原主的兩個小兒子,三兒子今年十三歲,學習能力比親爹強多了,已經過了縣試,再考過府試就是童生,一舉追上親爹半輩子的成就。

四兒子十歲,喜歡偷懶耍滑,因為不想干農活,才求著爹娘送自己去讀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純屬浪費錢。

兩個小孫子跑在前面開路,云歌走在后面,這會兒天還沒黑,但屋里已經不亮堂了,村里許多小媳婦大姑娘坐在大門門檻上,借著天光納鞋墊縫衣服。

大青石村一共三十幾戶人家,二三百口人,最東邊人家的雞叫一聲,最西邊都能聽見。

原主在村里人緣一般,一路上沒幾個人和云歌打招呼,還有背過身去小聲議論的,無非是說她是個惡婆婆,說她以大欺小,云歌也不在意。

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住在同一個村子里,原主不但能吃飽穿暖,在家里說一不二,還有錢送兒子讀書,別人肯定會羨慕嫉妒恨,原主人緣不行也不全是性格的原因。

快走到家門口時,云歌看到了原女主白錦思的母親周氏。

白錦思家就在云歌家斜對面,院墻缺了一大截,用籬笆補上,從外頭就能看見院里的樣子。

這家的人口比云歌家還多,白錦思的奶奶還活著,一大家子人沒分家,就擠在幾間破草房里,據說晚上睡覺連翻身都困難。

周氏是這家的小兒媳,一連生了三個女兒,大女兒正是白錦思,這會兒她站在籬笆里面喂雞,挺著個大肚子,懷了七個月了,不知道這一胎是兒是女。

看見云歌,周氏猛地后退一步,渾身發抖,眼淚就掉下來了,好像云歌要吃了她似的。

其他鄰居家的人看見,更覺得云歌在欺負人。

“剛才錦思從山里回來,我聽見她和她娘哭,說云氏要拿鐮刀割她臉。”

“這個云氏,仗著嫁得好、兒子孝順,一直在村里橫行霸道!”

“你看你看,她又要為難周氏了,攤上這種鄰居太倒霉了。”

“……”云歌無語,她說白錦思怎么小小年紀就那么會裝可憐,原來親娘就是朵大白蓮。

“周氏啊。”云歌笑瞇瞇地打招呼。

周氏聲音哽咽,“你、你要干什么?”

云歌上下打量周氏,直到她心里真的開始有點害怕,才緩緩開口,“你瓢拿歪了,雞食全掉地上了。”

周氏看著地上的雞食驚叫,云歌心情不錯,笑著轉身朝自家走去。

裝可憐這套對她可沒用,就當不花錢看好戲了,反正被議論幾句又不掉肉,她現在是婆婆,孫子都會跑了,不用太要臉。

進了大門,毛驢已經卸了板車,老大正在往驢食槽里添草料,正房擺上了吃飯的圓桌,大兒媳吳珍娘把飯也擺好了,一道肉菜一道素菜,還有一桶白米粥,勾著全家人的饞蟲。

“娘,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吃臘肉還做這么多白米粥?”

云歌看著老三,十三歲的少年,因為讀書爭氣,是家里吃穿用度最好的,身高已經抽條了,模樣不錯,唇紅齒白。

云歌故意說,“不是特殊日子就不能吃肉和白米了?謙湖你隔三岔五就吃這么一頓啊?”

原主的四個兒子都是謙字輩,按“山川湖海”往下排,老大謙山、老二謙川、老三謙湖、老四謙海,非常好記。

謙湖抿了下嘴,心里不高興,家里的肉和白米有多少,他一直悄悄算著,今天給其他人吃這么多,以后給他開小灶的肯定就少了!

老四謙海拉了下三哥,低聲說,“娘不是讓二哥替你去服徭役嗎?二嫂好像不高興,估計今天吃好點,是為了安撫二房。”

謙湖哼了一聲,還是不情愿,他是讀書人,二哥替他服徭役天經地義,二嫂憑什么有意見?難怪娘不喜歡二嫂!

云歌眼睛從竊竊私語的兩個小兒子身上掃過,喊了一聲,“都到正房吃飯,把手洗干凈再來!”

  1. 上一章
  2. 目錄
  3. 下一章